肝臟疾病病人的護理
- 患者,女,47歲,驟起寒戰(zhàn)、高熱39.5℃,盜汗、乏力,右上腹持續(xù)隱痛,查體右季肋區(qū)呈飽滿狀態(tài),右下胸及肝區(qū)叩擊痛,懷疑細菌性肝膿腫,分析細菌侵入的主要途徑為( )2020-04-10
- 肝炎患者眼結膜黃染的原因是2020-04-10
- 發(fā)生細菌性肝膿腫時,細菌侵入肝臟最主要的途徑是2020-04-10
- 關于細菌性肝膿腫引流護理,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,2020-04-10
- 原發(fā)性肝癌普查常首選2020-04-10
- 原發(fā)性肝癌病理大體形態(tài)分型最常見的是2020-04-10
- 肝臟基本的結構功能單位是( )2020-04-10
- 真題2011-X020 目前原發(fā)性肝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2020-04-10
- 真題2010-Z012 細菌性肝膿腫引流護理,不正確的說法是2020-04-10
- 肝臟的營養(yǎng)供應來源是2020-04-10
- 真題2013-Z047 肝癌術前護理不正確的是2020-04-10
- 對診斷原發(fā)性肝癌具有較高特異性的檢查是2020-04-10
- 細菌性肝膿腫患者術后拔除引流管的指征是每日引流液應少于2020-04-10
- 原發(fā)性肝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2020-04-10
- 術后病情平穩(wěn)后應取2020-04-10
- 在進行術前腸道準備時應選擇2020-04-10
- 患者行半肝切除術后24小時,對其護理錯誤的是2020-04-10
- 患者并發(fā)上消化道大出血,其緊急處理措施是2020-04-10
- 定位診斷中首選的檢查是2020-04-10
- 1 共1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