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法制史
- 設(shè)立死刑復(fù)奏制,并將判決死刑的最終決定權(quán)收歸中央的是()2024-11-06
- 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》采用總統(tǒng)制共和政體,是受()2024-11-06
- “準五服以制罪”始見于()2024-11-06
- 清末宣布實行預(yù)備立憲,仿照西方實行官制改革,使“立法、行政、司法三權(quán)并峙,各有專屬,相輔而行 ”按照清廷的設(shè)計,行使立法權(quán)的中央機構(gòu)是()2024-11-06
- 晚清被清政府任命為修訂法律大臣的是()2024-11-06
- “務(wù)期中外通行,有裨治理”的修律原則,產(chǎn)生于()2024-11-06
- 最早將《法經(jīng)》中的《具律》改為《刑名》,并將其位置由篇尾調(diào)整到篇首的法典是()2024-11-06
- 曹魏《新律》首創(chuàng)的法律制度是()2024-11-06
- 宮刑最終廢除于()2024-11-06
- 清末所頒布的《十九信條》規(guī)定,實行()2024-11-06
- 下列選項中,主持清朝末年變法修律的法律大臣是()2024-11-06
- 清政府于1908年頒布了()2024-11-06
- 在官吏管理制度方面,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較突出的特色在于設(shè)立了()2024-11-06
-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,禁止士族與庶族、良民與賤民通婚,如果成婚,在法律上被稱為()2024-11-06
- 魏晉南北朝時期,上承漢晉律之精神,下啟隋唐律之先河的法典是()2024-11-06
- 清末變法修律的宗旨是()2024-11-06
-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《公司律》制定于()2024-11-06
- 清末《大清商律草案》體例上共分為()2024-11-06
- 三國時期提出“治定之化,以禮為首,撥亂之政,以刑為先”的政治家是()2024-11-06
- 曹魏時期設(shè)置了專門從事教授法律知識的官職,稱為()2024-11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