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法制史
- 元朝時,負責審理全國宗教案件的機構,同時也是全國最高宗教管理機關,其長官被稱為:2024-11-06
-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,律典中首次規(guī)定“官當”制度的政權是:2024-11-06
- 西漢時期,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,實行的監(jiān)察制度是:2024-11-06
- 商鞅變法中,為加強中央集權而推行的縣制,其主要特點是:2024-11-06
- 清朝末年,為預備立憲而頒布的憲法性文件,規(guī)定了君主立憲制政體,但同時又保留了濃厚的封建色彩,該文件是:2024-11-06
-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(tǒng)的封建成文法典,其制定者是戰(zhàn)國時期的法家代表人物:2024-11-06
- 1993年憲法修正案中,新增的關于我國社會主義經(jīng)濟制度的規(guī)定是:2024-11-06
- 1982年憲法全面修改時,將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”一章置于“國家機構”之前,這一修改的意義在于:2024-11-06
- 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,頒布的徹底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的綱領性文件,提出了“耕者有其田”的原則,該文件是:2024-11-06
- 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陜甘寧邊區(qū)政府創(chuàng)造的,強調調解為主、審判為輔,深入農村、就地審判的審判方式是:2024-11-06
- 工農紅軍時期,頒布的以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為核心的第一個土地法,其主要內容是:2024-11-06
- 北洋政府時期,為收回領事裁判權,進行了大規(guī)模的修律活動,其中頒布的仿效德國刑法草案制定的刑法典是:2024-11-06
-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時期,頒布的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文件,其起草者是南京臨時政府法制局局長:2024-11-06
- 唐朝時,負責審理中央百官犯罪案件的機構,同時也是皇帝的耳目之司,該機構是:2024-11-06
- 三國時期,魏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,制定了《魏律》,其中首次設立了哪一篇來規(guī)定刑罰的種類和量刑原則?2024-11-06
- 漢朝時,為了加強皇權,漢武帝實行了“中外朝”制度,其中“中朝”的主要成員是:2024-11-06
- 西周時期,為維護宗法分封制度而制定的禮樂規(guī)范,被后世稱為:2024-11-06
- 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陜甘寧邊區(qū)政府創(chuàng)造的,強調調解為主、審判為輔,深入農村、就地審判的審判方式,其代表人物是:2024-11-06
-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,五院制政府組織體系中,負責解釋憲法和統(tǒng)一解釋法律以及監(jiān)督憲法實施的機關是:2024-11-06
-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時期,頒布的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文件,規(guī)定了三權分立原則,該文件是:2024-11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