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目:2005年1月自考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及答案
全國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
中國文化概論試題
課程代碼:00321
一、填空題(每空1分,共10分)
1.文化內涵指不屬于狹義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。
2.堯舜時代著名的故事就是“堯舜禪讓”,這是把天下交給賢人的遠古的帝位的傳遞方式。
3.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在《阿房宮賦》中描述了秦王朝統(tǒng)治者大興土木的情景。
4.《神滅論》的作者是南北朝時候著名的無神論哲學家范縝。
5.明朝有兩部著名的農書,分別是徐光啟的《農政全書》與宋應星的《天工開物》。
6.貿易古稱“貿”,原指交易、專賣。
7.我國古代法律制度是以禮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的。
8.《楚辭》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是其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。
9.對聯(lián)是由古代的“桃符”演變而來的。
10.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,中國文化界開始出現(xiàn)“現(xiàn)代新儒學”思潮,代表人物是梁漱溟、熊十力。
二、判斷題(判斷下列各題,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“√”,錯的打“╳”。每小題1分,共10分)
1.文化的兩個層次為上層文化和下層文化。( ×?。?/span>
2.我國古代燕齊地區(qū)盛行神仙崇拜,這與其海洋環(huán)境有關。( √?。?/span>
3.分封制是從夏商時代就開始實施的。( ×?。?/span>
4.“四書”指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、《中庸》和《大學》四部儒家經典。( √?。?/span>
5.我國傳統(tǒng)的市商貿易的方式就是坐商經營。( × ?。?/span>
6.我國古代的算術、代數(shù)和幾何都是很發(fā)達的。( × ?。?/span>
7.道教所信奉的“太上老君”就是老子。( √?。?/span>
8.世界上的文字分兩大類: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。漢字屬于表意文字。( √?。?/span>
9.中國古代皇帝的詔令是最有權威的法律形式。( √ ?。?/span>
10.宋代朱熹的學說曾推動了日本的“明治維新”。( × ?。?/span>
三、單項選擇題(。每小題2分,共40分)
1.( B?。┲溉祟愇幕l(fā)展過程中呈現(xiàn)出的某種外部狀態(tài)和聯(lián)系。
A.文化事象 B.文化現(xiàn)象 C.文化思潮 D.文化內涵
2.國別文化是以(A ?。﹦澐治幕纳鐣罁?jù)。
A.國家B.民族C.地域D.層次
3.中國的地勢地形( B )。
A.向東南傾斜,呈階梯狀分布 B.西高東低,呈階梯狀分布
C.西高東低,呈波浪狀分布 D.向東南傾斜,呈波浪狀分布
4.到元明清時,我國出現(xiàn)了( D ?。┑木置?。
A.政治中心在南方,經濟中心在北方
B.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都在北方
C.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都在南方
D.政治中心在北方,經濟中心在南方
5.下列屬于道家的觀點的是( C ?。?。
A.仁者,人也 B.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C.無為而無不為 D.修身,治國,平天下
6.在中央實行“三省六部制”的朝代是( D ?。?。
A.秦代 B.兩漢 C.魏晉 D.隋唐
7.“道統(tǒng)”的思想是( C ?。┨岢龅?。
A.孟子 B.董仲舒 C.韓愈 D.白居易
8.車的發(fā)明者是( B )
A.神農氏 B.軒轅氏 C.伏羲氏 D.有巢氏
9.下列不屬于營業(yè)習俗的有( B ?。?/span>
A.敬財神 B.廣告 C.唱市經銷 D.坐商經營
10.漏壺是我國古代用來計量( A ?。┑墓ぞ?。
A.時間 B.長度 C.重量 D.體積
11.認為自己“功高三皇,德邁五帝”而將三皇五帝合并成“皇帝”的是( B?。?。
A.周文王B.秦王贏政C.漢武帝 D.漢高祖
12.地神祭祀包括大地祭祀、( C)、山川祭祀等。
A.人鬼祭 B.日月星辰祭祀 C.社稷祭祀 D.人神祭祀
13.“天人合一”的專有名稱是由宋代的( A)提出的。
A.張載 B.朱熹 C.陸九淵 D.程顥
14.“生亦我所欲也,義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義者也”,這是( B)說的。
A.孔子 B.孟子 C.莊子 D.老子
15.《牡丹亭》是( C?。┑淖髌贰?/span>
A.元朝的關漢卿B.元朝的王實甫C.明朝的湯顯祖 D.清朝的孔尚任
16.“金達萊”這詞是從( D ?。┙鑱淼?。
A.越南語 B.蒙古語 C.維吾爾語 D.朝鮮語
17.李清照《聲聲慢》中有“尋尋覓覓,冷冷清清,凄凄慘慘戚戚”,用的是( D ?。┬揶o方式。
A.對比 B.頂真 C.回文 D.復疊
18.駢體文的全盛時代在( A ?。?/span>
A.南北朝 B.東漢
C.隋唐 D.宋明
19.歐洲的耶穌會士初到中國是在( B ?。?/span>
A.元朝 B.明朝
C.清朝初年 D.清朝末年
20.中國化最徹底的佛教宗派是( C ?。?。
A.天臺宗 B.凈土宗
C.禪宗 D.華嚴宗
四、名詞解釋(每小題2分,共10分)
1.“天下”觀念: 天下一家的大一統(tǒng)意識,是威力持久的中國理念。它的—個重要作用就是追求天下統(tǒng)一。
2.“五服” :中國傳統(tǒng)的孝服分為五等,俗稱“五服”。五服是五種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禮服,分斬缞、齊缞、大功、小功、緦麻等。
3.“周歲”禮
4.避諱: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禁忌,指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不能用漢字直接寫出其形,不能在口中宜呼其音。避諱之風起于周,成于秦,盛于唐宋,直到民國以前才被廢除,前后長達兩千年。
5.“綜合創(chuàng)新論” 是20世紀張岱年先生在中國文化論爭中提出的極富價值的學說。這種文化主張,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國近現(xiàn)代文化論爭中各種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來的,特別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,注意吸收了“會通以求超勝”論、“民族大眾文化”論中的合理因素。該觀點認為,“在現(xiàn)在中國,全盤接受西洋文化與謀舊文化之復活,同樣都是死路一條?!?/span>
五、簡答題(每小題5分,共10分)
1.請說出“清初三先生”的姓名及其主要著作。
答:清初三先生指:王夫之、顧炎武、黃宗羲
王夫之的主要著作為:《船山遺書》
顧炎武的主要著作為:《天下郡國利病書》、《日知落》
黃宗羲的主要著作為:《明夷待訪錄》、《明儒學案》、《原君》
2.簡答古代印刷術的發(fā)明過程及其影響。
答:過程:晉人借鑒古代玉璽和石刻經驗發(fā)明了墨拓技術;隋朝出現(xiàn)真正的印刷術——雕版印刷;唐懿宗咸通九年印刷的《金剛經》表明刊印技術已經達到純熟;宋代后還出現(xiàn)銅版印刷術和彩色套印技術,活字印刷發(fā)明;元代繼泥活字后出現(xiàn)銅、木等材料的活字,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出現(xiàn);明代出現(xiàn)鉛活字。
影響:有利于節(jié)約用于印刷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;方便編排和修改;大大提高印刷效率;有利于版本的統(tǒng)一;有利于文化的傳播與留存,有利于知識與技術的推廣;極大的推進了中國文化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;后來傳播到東亞、西亞、歐洲等地,為世界文明的發(fā)展和傳播做出了偉大貢獻;歐洲人采用活字印刷術,大大推進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,使歐洲更快的邁入近代社會的門檻。
六、論述題(每小題10分,共20分)
1.簡述中國傳統(tǒng)的思維模式及其特征。
答:思維模式:(1)整體思維:所謂整體思維,是指把天地、人、社會看做密切貫通的整體,認為天地人我,人身人心都處在一個整體系統(tǒng)中,各系統(tǒng)要素之間存在著互相依存的聯(lián)系。
(2)直觀思維:所謂直觀思維,是指在已往經驗知識積累的基礎上突發(fā)地把握事物本質,以及基于這種能力而產生的思維方式。
(3)類比思維:類比思維是從“天、地、人”系統(tǒng)整體思維衍生出來的,是指由兩個對象內部屬性關系的某些方面相似,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可能相似的推理方法。
(4)辯證思維:所謂辯證思維,就是運用對立統(tǒng)一的觀點、方法來認識、分析各種自然現(xiàn)象及其變化。
特征:1、崇尚保守的古典主義;2、喜好以具體形式表達復雜多樣性;3、形式具有其合性;4、具有現(xiàn)實主義傾向;5、尊重身份秩序;6、具有折衷融合傾向。
2.簡述科舉制對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制約和局限。
答:科舉制作為建立文官體制的前提,在中國古代曾經是一個公平合理。積極有效的選官制度,它在維系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、保證中國統(tǒng)一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歷史作用。但科舉制的負面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其他文化的綜合作用,愈益突出??婆e制對中國文化的負面影響主要有兩點: 第一,科舉考試耗費了士人幾乎全部的精力,讀書做官成為知識階層的最終目標,造成傳統(tǒng)文化畸形發(fā)展。第二,科舉制是對極端專制王權的維護,在專制王權的高壓下,科舉制蛻變?yōu)槎髿⑷瞬诺墓ぞ摺?/span>
正確答案:
試題解析:暫無